最高奖1000万!海源学院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 “豪横”重奖高质量成果!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学校新闻 >> 最高奖1000万!海源学院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 “豪横”重奖高质量成果!
最高奖1000万!海源学院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 “豪横”重奖高质量成果!
点击率: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6日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推进绩效工资改革,构建以贡献为导向、质量为核心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绩效激励“引擎”功能,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近日编制了《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高质量发展专项奖励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在11个关键领域设立专项奖励,涵盖84项全国大学生A类学科竞赛、53项教师教学竞赛及高水平论文著作分类,全面激发师生创新活力。

这套“组合拳”力度空前、靶向精准,更以单笔高达“1000万元”的重奖,释放出学校锐意创新、勇攀高峰的强烈信号!

真金白银,激发澎湃动能

近日,学校在高新、杨林两校区学生会堂同步召开高质量发展专项奖励管理办法解读会。

学校党委书记、督导专员侯炳霞主持会议,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许传志讲话。学校党政领导,全体教职工参加会议。会上,侯炳霞对学校制定绩效工资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专项奖励办法的背景、流程和重要意义进行了阐释。她强调,推进绩效工资改革是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在学校申报硕士学位授权点、“十五五”建设发展规划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许传志指出,《办法》建立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公平公正、有奖有罚”的绩效分配制度,能进一步激发学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助力党建思政、专业建设、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科学研究、“三风四率”、社会服务等重点工作实现突破提升。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办法》精准施策,以重塑评价体系为“指挥棒”,以真金白银的投入为“活力源”,精准破解主体性激励不足的难题。

通过建立以业绩、贡献和质量为核心的鲜明导向,鼓励教师潜心育人、勇攀学术高峰,不仅切实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备足了“粮草”、夯实了根基、蓄足了动能,更从制度层面激发了教职员工专注教学、倾心科研的内生动力。

千万重奖,力攀学术高峰

近年来,学校在高端成果与科学研究领域捷报频传,喜讯连连: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立项,实现国家级党建思政项目“零突破”;“云南省特色民族药基础研究与药食同源食品开发重点实验室”获批云南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项目立项;基础医学部范戎的科研成果亮相JCR一区及中科院医学二区TOP期刊......这些突破是学校创新活力的生动体现,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为持续强化创新动能,学校在高端成果与科学研究领域,设立了具有突破性的奖励标准,以充足的物质保障助力学术攻坚。在高端成果专项奖励方面,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类、高层次人才与人才计划类、学科与学位建设类、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类等九大方面取得国家级高端荣誉及项目成果可获得超级奖励。

值得一提的是,在学科与学位取得重大突破可获千万元奖励,例如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可获奖励1000万元,ESI全球排名前万分之一的专业可获奖励1000万元。

科学研究方面,分为科研项目立项奖励、科技成果获奖奖励、知识产权奖励等类型。其中,科研项目不仅可获得11资金资助外,还可获得立项奖励。

教师在顶级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也能获得重奖。这一系列奖励举措,充分彰显学校建设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复合型医学类院校的决心。

百万投入,夯实育人基础

近年来,教学一线同样“奖”声不断,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喜报频传,一批标志性成果竞相涌现,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和育人成效。

专业建设迈出新步伐,公共卫生与大健康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分别成功承办全省健康服务与管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研讨会,凝聚共识、擘画蓝图,为专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课程建设实现新突破,《护理学基础》《老年护理学》双双获评省级一流本科课程;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课成功入选省级精品课程,并成为云南省高校该课程中唯一的省级精品项目,标志着我校课程建设质量达到新高度。

为持续激发教学创新活力,学校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支持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保障支撑教学创新。

《办法》设立了专项奖励资金,对在专业、课程与教学成果建设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团队予以重奖。专业建设方面,在省级专业综合评价中获评最高等级的专业,可获得高额奖励;成功入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将分别获得相应额度的建设奖励。课程与教学成果方面,课程建设成果显著,获批教育部一流课程等项目,每项可获得可观奖励。在教学成果上取得突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将给予一定的奖金支持。

此外,教师编写国家级规划教材、课程入选省级精品项目等,均可获得奖励,真正实现“教得好,奖得多”!

精准激励,赋能全面发展

在学生培养与就业质量方面,学校构建了全方位的激励体系,以持续提升人才培养成效。

在学业水平与职业能力方面,学校对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等关键性考试的通过率提升建立专项奖励机制,通过率每提升一定比例,相关教学单位即可获得相应额度的奖励。

在升学深造方面,学校对毕业生录取率的增长予以激励。录取人数较上一年度每增加一定数量,或录取率超出全省同类院校平均水平,相关二级学院均可按人次获得奖励,以此推动升学质量稳步提升。

在就业工作方面,学校建立了全员促就业的激励体系,以充足的经费保障推动就业工作提质增效。对在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挑战杯”、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高水平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最高奖项的指导教师及学生团队,给予高额奖励,以鼓励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同时,学校还设有基层就业与自主创业专项奖励,对就业工作稳步提升的学院给予配套支持,全面激发各层面促进高质量就业的积极性。

一线回响,汇聚奋进心声

《办法》的编制,不仅在制度层面构建了激励体系,更在广大一线教师中引发了热烈反响。为深切感知政策落地之效,我们倾听了多位教师代表的心声。他们结合自身教学科研实践,畅谈感悟,字里行间洋溢着备受鼓舞的振奋与矢志奋进的担当。

口腔医学院 专任教师 赵敏

专项奖励制度不仅是激励机制的完善,更是学校引导教师聚焦质量、追求卓越的重要举措。作为一名专任教师,我深切体会到肩负的“教书育人”使命。今后,我将持续打磨课堂教学质量,积极探索科研创新与教学融合的路径。同时,也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他们在专业学习与人格成长中同步进步。

口腔医学院专职辅导员 舒岌

学校通过绩效激励制度,正在不断释放政策效能,在以科学的考核与奖励机制引导广大教职工主动对标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作为一名专职辅导员,我更应把“高质量”落实在学生思想引领、学风建设、就业指导、文化育人等各项工作中,做到“政策落地有抓手、工作推进有实效”。今后,我将进一步增强主动性与创新性,将学校的发展目标与学生成长需求紧密结合,同时,也会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强化数据化思维和成果导向,让育人工作更有温度、更有质量。

临床医学院 专职教师 戴雁霖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办法》编制后,我深感振奋,亦觉责任在肩。结合自身的岗位对管理办法中的几点有了更具体的体会。一是对教学能力的提升需求更迫切了。《办法》激励我们不能再满足于被动完成任务,提升课程质量等方面的奖励条款,鼓励我们投入更多精力钻研教学方法、用心指导学生。二是对科研成果产出的路径更清晰了。 《办法》中明确了“高端成果”奖励的类别,相当于给了我们一张“导航图”。在规划未来研究方向时,能更好地与学校的发展目标同频共振。三是对团队协作的促进更期待。 《办法》在奖励设计上,不仅考虑个人贡献,也兼顾团队成果,将有效促进跨部门、跨学科的协作。例如,联合申报重大项目、共建一流课程等,可能会因此获得更强的制度支持。

临床医学院 专职教师 余晨惠

过去那种“干多干少差别不大”的刻板印象被彻底打破,绩效指标将工作目标具体量化,使我更加清晰地明确努力方向——无论是科研项目申报、竞赛参与,还是学生就业率与升学率的提升,每实现一个目标,都能获得相应的奖励。这种“付出即有回报”的机制,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工作热情。同时,制度的公平性也让学院工作氛围更积极。评价标准公开透明,有效避免了主观评价带来的不确定性,促使大家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提升参与度和工作完成质量上。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职教师 海琛

《办法》真正体现了“质量为先、实效为重”的导向。奖励办法将教学质量、科研创新、社会服务贡献等多项内容同时纳入奖励,并合理分配权重,引导教师回归育人本位。特别务实的是,办法引入了可量化的评估方法和明确的奖励标准,例如指导各类竞赛、参与产教融合项目、成果转化收益等均有明确奖励标准,改变了以往“软性贡献难衡量”的困境。同时,新办法设立的团队绩效奖励机制,鼓励跨校协作,避免“单打独斗”,促进形成集体攻关的合力。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体会到新办法既提供了更清晰的努力方向,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要求。它将激励我更加注重教学实效和科研成果的转化价值,也让我看到踏实工作、潜心育人的教师能够获得更公平的认可和回报。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职教师 阳琼

《办法》的编制,让我们更加理解了学校追求的“高质量”,体现在一流的教学成果、前沿的科研突破和高素质的人才培养上。奖励办法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对照标准,看清自身的优势、找准自己的不足。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不仅要在自己的责任田上用心耕耘,以不断进步的教学、科研能力助力学校高素质人才培养、高质量院校发展,还要在整个教师队伍中有担当,有作为。校兴我荣!学校发展与个人发展是命运共同体,为学校创造价值,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途径。

敢投入、重实效、奖卓越!

《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高质量发展专项奖励管理办法(试行)》的编制,标志着学校正式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这不仅是一套制度,更是一种信号、一种态度——让每一位奋斗者都能被看见、被激励、被成就!

未来,海源学院将继续以改革激发活力,以激励凝聚人心,以实干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文章来源:党委宣传部